一、静电产生原因

冬季静电产生主要与空气干燥、衣物材质、摩擦、电器设备等因素相关。
- 空气干燥:冬天空气湿度低,电荷不易传导流失,易积累静电。冬季气候寒冷,室内外温差大,相对湿润的空气在低温下会使水分凝结,导致空气更加干燥。就像科普中国提到的,相对湿润时,空气中漂浮着大量微小液滴,可以转移身体的一部分电荷,而冬天气候干燥,室内外温差更大,大的温差会降低空气相对湿度,因此摩擦带来的电荷很容易积累起来。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盆水增加室内湿度,让空气中的水分更好地传导电荷,减少静电的产生。
- 衣物材质:化纤衣物易产生静电,棉质衣物则不易。化纤面料没有吸湿性,摩擦产生静电之后,无法传导分散到空间去,所以静电就会累积。而棉质衣物的纤维素分子很擅长吸湿,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、导电的水分子膜,当产生静电之后,静电会在这个水分子膜上流通,从而传导、逸散到空间去。尽量选择棉质衣物,减少化纤衣物使用,例如在购买衣服时,可尽量选择棉、麻等天然材料制成的,避免选择更容易产生静电的合成纤维。
- 摩擦:人体活动时,皮肤与衣物摩擦产生电荷,在干燥空气中易积累。人体在活动时,身体、衣物会和地面、空气等产生摩擦,使电子在它们之间发生转移,从而使身体带电。避免剧烈运动,减少摩擦,例如减少皮肤和衣物之间的摩擦,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。
- 电器设备:家用电器等会产生静电,影响人体电荷平衡。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,这些静电也会影响人体的电荷平衡。电器接地可有效释放静电,例如对于有金属外壳的机器,可以在金属外壳上接一条电线,然后将电线的另一头接入大地,这样在发生静电或者触电时,可以直接引入大地,避免触电。插入地面的接地棒或电极是实现接地的关键设备,它们确保静电荷得到及时释放,保障生产安全。
二、静电危害

- 对人体:
-
- 静电产生疼痛感,长期处于静电辐射下,会出现精神紧张、焦躁、胸闷等不适症状,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。静电会干扰人体血液循环、免疫和神经系统,影响各脏器(特别是心脏)的正常工作,有可能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。在冬季,约三分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静电有关。持久的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,导致血清中的钙含量下降,钙的排泄增加,从而引起皮肤瘙痒、色素沉着,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,干扰人的情绪等。由于老年人的皮肤比年轻人相对干燥,加上心血管系统老化、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,更容易受静电的危害,引发心血管疾病。此外,静电还会导致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,影响人的中枢神经,使人感觉疲倦、烦躁、失眠、头痛,甚至会智商下降。静电吸附灰尘细菌,引起皮肤瘙痒、皮屑,头发干枯毛躁等。冬季皮肤干燥,很容易和衣服摩擦产生静电,而静电会吸附空气中的大量灰尘,这些灰尘含有多种病毒和有害物质,会导致人体出现毛孔变大、皮肤干燥、红斑、皮肤瘙痒等问题,抵抗力也很弱,甚至会引发气管炎、哮喘、心律不齐等。
-
- 可能导致血液 pH 值升高,钙流失,吸附灰尘细菌,引起皮肤瘙痒、皮屑,头发干枯毛躁等。静电会使人体血液 pH 值升高,尿钙排出增多,血钙减少,还会导致体内大量钙流失,从而影响身体健康。特别是孕妇和小孩体质较弱,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。
- 对工业:
-
- 在加油站等场所,静电放电可能提供火花,引发火灾甚至爆炸,存在重大安全隐患。在加油站加油时,如果产生静电,可能会引燃油箱口附近积聚的油气,瞬间形成火焰。比如曾有一对父女到加油站给车子加油,结果突发火灾,起火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女孩穿着的衣物或裙子带来的静电导致的。现在很多加油站推出了自助加油服务,但因为冬天易产生静电,加上操作不当,可能会引发火灾。在加油站要如何有效预防静电,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呢?自助加油前先放电,加油站每台自助加油机上都有一个除静电的装置,叫做静电释放器 / 静电消除器,自助加油前一定要摸一下,这样就能导出静电。加油期间不要回到车内,因为车内是静电的一大 “生产基地”,会让你重新 “带电”。另外,加油时也不要整理衣物、头发,这类物品的摩擦也容易产生静电。将油枪尽量深入油箱口,可以减少加油过程中汽油的挥发,从源头上减少起火的介质。加完油不要马上将油枪拔出,油枪跳停之后,还会有部分油液残留在油枪口,这时候如果油气和静电相遇就容易产生火灾及闪燃等事故。因此油枪跳停后,可将油枪把手略抬高几秒钟,让油枪口残油滴尽,以减少风险。非自助区不要擅自加油,如果您不是在自助加油机前加油,请不要擅自操作油枪,让加油员为您服务即可。
-
- 秋冬工业生产中,静电隐患不可掉以轻心。静电引力和静电放电都会给工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。每年都会有新闻报道,企业在秋冬季节的生产过程中,经常发生由静电问题而导致的火灾、爆炸事故,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。在不同行业的生产环节中,静电引力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:电子、半导体吸附灰尘,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污染,大大降低成品率。塑料、薄膜收卷不齐,沾染灰尘,影响品质。造纸印刷纸张收卷不齐,套印不准,吸污严重,纸张黏连,影响生产。纺织造成丝线飘动、缠花断头、纱线纠缠等危害。与此同时,静电放电(ESD)也会给工业生产带来干扰。常见的,会造成对设备的电磁干扰,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。静电放电也会击穿或损伤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,导致元件损坏,降低生产成品率或减少其使用寿命。高压静电放电还会对人员造成电击,极易引发二次伤害,危及人身安全。在有易燃易爆气体、蒸汽、油雾、粉尘等的生产场所,静电放电极易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。秋冬季节由于静电导致的引燃、爆炸事故显著增多,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三、防静电方法

- 保持皮肤湿润:冬季皮肤干燥易产生静电,提高皮肤湿润度可避免静电产生,减少疼痛感。使用保湿性能好的护肤品,如身体乳、护手霜等,每天及时涂抹,加强保湿、滋润皮肤,防止静电聚集。同时,勤洗澡、勤换衣服,能有效地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电荷和带电尘埃。
- 室内保持湿度:保持相对湿度在 45%~65%,可有效减少静电。可勤拖地、洒些水,或者放些盆栽花草,避免使用化纤的地毯、窗帘和塑料质地的饰物。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盆水,但要注意适度,避免空气过于潮湿。比如在室内放置加湿器、一两盆水或防静电喷雾,使干燥空气变得湿润,降低产生静电的可能性,也能使皮肤保持水润状态。
- 静电释放装置:可选购静电放电器、静电释放棒、静电带等,如静电消除器冬季汽车用品防静电手环全自动放电无线消除器,小巧精致,容易携带,用软胶那头碰一下带电的东西,再用手摸,就感觉不到电了。触碰金属部件时,先用小金属物品接触需接触的位置,以消除静电,比如可以先用手掌握住较宽的金属钥匙头或其他小金属器件,再用钥匙尖去接触一下金属门窗,提前 “放掉” 身上的电。
- 触摸墙壁:将体内静电传导到大地,去除静电。平时没事的时候,用整个手掌放到墙壁上,把手放到墙壁上的时候,可以把静电传到大地上,我们身上就没有静电了。
- 使用柔顺剂:洗衣服时加入少许柔顺剂,可以让衣物更为柔软,同时也能减少静电。另外最好能够挑选纯棉、丝,或是其他防静电材质的衣物,并且尽量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,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静电。洗衣服时还可加一些衣物柔顺剂,不仅能让衣服柔软顺滑,也能减少静电。
- 电池除电:家里如果有已经没电的废旧电池,可以带在身上。时不时用手触摸一下电池,或是用电池擦一擦身上,可以把静电导入到电池内,避免我们身上静电太多,被电到。
- 擦保湿霜:冬天皮肤容易缺水,一旦缺水就很容易产生静电。所以日常生活中,可以多擦一些保湿霜,保持皮肤湿润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静电。
- 使用含硅油洗发水:挑选含硅油洗发水,避免头发因静电炸起。含硅油的洗发水可以填补毛发表面毛鳞片的缝隙,降低头发之间的摩擦,不容易产生静电,且使头发更加柔软顺滑有光泽,相对不易干枯分叉。使用木梳子,避免塑料梳子产生静电,塑料梳子容易和头发摩擦产生静电,冬天梳头可用宽齿的木梳、角梳等,或直接在梳子和头发上撒点水,都能减少头发起静电和打结。
- 进出门前先 “放电”:把手掌放在墙壁、地面上,或用钥匙尖端接触铁门,将静电导出。在加油站先触碰静电释放器再加油,为了防止开门开窗前可能出现 “触电” 现象,可先用手掌握住较宽的金属钥匙头或其他小金属器件,再用钥匙尖去接触一下金属门窗,提前 “放掉” 身上的电,就可放心用手去开门开窗了。
- 选择棉质衣物:减少化纤质地衣物,尤其是贴身衣物选择纯棉为主,避免摩擦起静电。冬天衣服(尤其是贴身内衣)、家居用品等应尽量选择纯棉、麻、丝或其他防静电材质,最好宽松轻柔一些。
- 巧用维生素 A、C、E:在容易起静电的塑料、橡胶等表面涂上维生素,阻断静电积聚。在容易起静电的塑料、橡胶等表明涂上一层维生素 A、C、E,就能防止静电。当静电积累到足够的量,就会出现瞬间放电的情况,而维生素 A、C、E 能阻断静电的积聚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